功率半导体器件分类和性能对比
担当功率开关的半导体器件就是功率半导体器件,大致有三大类。
(1)二极管(Diode):开关状态由主电路(功率电路)自身控制,因此又称为一被动开关、不可控开关。
(2)可控硅(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):又称为Thyristor(半导体闸流管),能够被低功率的控制信号打开,但只能由主电路(功率电路)自身来关断而不能被控制信号关断,因此又被称为半可控开关。
(3)可控开关(Controllable switch):开通与关断都能由 低功率的控制信号实现。 目前,商品化的半导体可控开关包括GTO、IGCT、田T与GTR、IGBT、VMOS,其电路符号如图1所示。

图1 半导体功率开关的电路符号
在半导体器件规模应用之前,电子管也曾经广泛用作功率开关。现在,功率半导体器件几乎全部取代了电子管器件,是因为我们特别在意功率开关的效。电子管器件自身的功耗很高,而且不能传送足够的电流。就像《西游记》里的“猪八戒”,虽然力气大,但是耐力不行,而且吃得太多;我们更需要“孙悟空”,效率高、耐力强,吃的还不多。换言之,就是“马儿要跑,最好还要不吃草”。效率降低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。
·随着能量消费量的增加,能量的成本随之增加。
·随着能量消费量的增加,设计的复杂程度增加,尤其是开关器件的散热问题变得尤为突出。表征这一因素的主要参数——“热阻”,就是半导体器件的核心参数之一。
1.理想的功率开关
理想的功率开关波形如图2所示,具备以下几个特征。
图2 理想的功率开关波形
·开通、导电状态能传输无限量的电流。·关断、不导电状态能耐受无限量的电压。
·开通、导电状态下,自身的电压降为0。
·关断、不导电状态下,自身的泄露电流为0。
·不限制开关的操作速度,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为0。
从上述特征来看,机械开关是比较理想的,但是开关速度低,难以实现自动控制。
2.现实中的功率开关
现实中的电子功率开关波形如图3所示,其特征如下。
图3 现实中的功率开关波形
·功率容量受限:主要受限因素是电流。开关速度受限:功率开关的开通与关断需要一定的时间,此时间内的功率开关处于放大状态,由 此带来的功耗称为开关功耗。
·开通、导电状态存在导通压降(饱和压降),由 此带来的功耗称为通态功耗,也称为传输功耗、传导功耗。
·关断、不导电的状态下存在泄露电流,由此带来的功耗称为静态功耗。
3.常见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工艺技术水 平比较
常见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工艺技术水平比较见表1。为了对比,也将基本退出主流应用领域的电子管并列入内。
表1
类型 | 商用年代 | 电压规格 | 电流规格 | 开关频率 | 功率容量 | 驱动电路 | 注释 |
GVT(1) | 1920s(2) | 20kV | 10A | 10MHz | 100kW | 比较简单 | 1950s后应用渐少 |
MTR(3) | 1920s | 25kV | 20A | 10MHz | 100kW | 不需要 | 1950s后应用渐少 |
RD(4) | 1950s | 不需要 | 开关不可控 | ||||
SCR | 1957 | 6kV | 3.5kA | 500Hz | 100s(5)MW | 简单 | 栅控不可关断 |
GTO | 1962 | 8kV | 8kA | 1kHz | 10sMW | 非常简单 | 功率容量最高 |
IGCT | 1990s | 4.5kV | 2.2kA | 2kHz | 10sMW | 非常简单 | 功率容量最高 |
BJT | 1960s | 1.2kV | 40A | 5kHz | 1kW | 复杂 | 应用渐少 |
GTR | 1970s | 1.2kV | 400A | 5kHz | 1MW | 比较简单 | 应用渐少 |
VMOS | 1976 | 500V | 200A | 1MHz | 100kW | 非常简单 | 高频性能最好 |
IGBT | 1983 | 6.5kV | 2.4kA | 150kHz | 100sKW | 非常简单 | 综合性能好 |
(2) 1920s:20世纪20 年代,即 1920~1929 年,以下类同。
(3) MTR:Mercury Tube Rectifier,汞蒸气二极管,水银整流器,大功率电子二极管的主流。
(4) RD:Silicon Rectifying Diode,硅半导体二极管,功率半导体二极管的主流。
(5) 100sMW:l00MW以上,数百兆瓦,1MW= l000kW,以下类同。
4.功率半导体 器件的应用领域
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一般应用领域见表2。
表2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一般应用领域

(2)IPM:智能功率模块,常见的是IGBT类,也有VMOS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