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 English
Tel:0755-83293082 Fax:0755-82958032 QQ:997033232 询价热线 QQ:1913901382 询价热线

  热门搜索:16c6 1835 1G08 
首页 库存中心 图片展示 品牌分类 文章资讯 在线订购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
快速检索库存
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
产品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产品资讯

PT-IGBT与NPT-IGBT的区别


来源: | 时间:2016年04月19日

PT-IGBT与NPT-IGBT是同是采用沟槽栅或平面栅技术,但是他们的发展方向不一致。
 ·PT-IGBT:采用平面栅或者沟槽栅,技术改进的主要方向是控制载流子寿命和优化N+缓冲区。
 ·NPT-IGBT:采用平面栅或者沟槽栅,技术改进的主要方向是减小芯片厚度.。

PT与NPT结构与原理对比
1.PT-IGBT
     图1实际上是PT型1GBT芯片的结构图,图2(c)是其导电原理。所谓PT(Punch Through,穿通型),是指电场穿透了N-漂移区(图1中③),电子与空穴的主要汇合点在N一区[图1(c)]。
    NPT在实验室实现的时间(1982 年)要早于PT(1985),但技术上的原因使得PT规模商用化的时间比NPT早,所以第1代IGBT产品以PT型为主。

 图1 N型IGBT的典型结构
图1 N型IGBT的典型结构
图2 三种晶体管的导电原理
图2 三种晶体管的导电原理
       PT-IGBT很好地解决了IGBT的闩锁问题,但是需要增加外延层厚度,技术复杂,成本也高。IGBT芯片中的外延层与电压规格是直接相关的,电压规格越高、外延层越厚,IZOOV、2000V的PT-IGBT外延层厚度分别达到了100μm和200μm。
2.NPT-IGBT
      所谓NPT(Non-Punch Through,非穿通),是指电场没有穿透N-漂移区,构如图3所示。NPT的基本技术原理是取消N十缓冲区(图1中的④),直接在集电区(图1中的⑤)注入空间电荷形成高阻区,电子与空穴的主要汇合点换成了P十集电区。这项技术又被称为离子注入法、离子掺杂工艺。
 
平面栅与沟槽栅的结构示意图(NPT型) 
图3 平面栅与沟槽栅的结构示意图(NPT型)
3.PT-IGBT与NPT-IGBT生产工艺与技术性的区别
     PT与NPT型IGBT是目前的主流产品类型,600V 电压规格的IGBT基本上是PT型,600v以下则全是PT型。二者在生产工艺与技术性能上的差别参见表 1。
表 1 PT-IGBT与NPT-IGBT的差别

项目 PT-IGBT芯片 NPT-IGBT芯片
生产工艺与芯片结构 原料f单晶硅) 低电阻率的P+单晶硅(生成P+背发射区) 高电阻率的N-单晶硅(生成N-漂移区)
外延工艺 需要 不需要
MOS结构 在外延层中 在单晶硅中
芯片减薄工艺 基本不需要(为了保证电压规格) 需要(有利于提高性能)
离子注入工艺 不需要(P+背发射区已经生成) 需要(生成P+背发射区)
高能离子辐照工艺 需要(中子、电子等)(目的是提高开关速度) 不需要
成本 100% 约75&
技术指标与性能 饱和压降 低,负温度系数 高,正温度系数
开关功耗
关断功耗 高,收温度的影响大 低,受温度的影响小
关断时间 长(饱和压降指标相同时) 短(饱和压降指标相同时)
拖尾电流 短,受温度的影响大 长,受温度的影响小
闩锁 易出现,抗短路能力弱 不易出现,抗短路能力强
雪崩击穿 抗雪崩击穿能力低 抗雪崩击穿能力高
并联 复杂,饱和压降指标需要配对 容易,饱和压降指标不一定需要配对
 
PT与NPT生产工艺的区别如下:
    ·PT-IGBT芯片的生产从集电区(P+背发射区)开始,先在单 晶 硅的背面生成低掺杂的P+发射区,然后用外延工艺在单晶硅的正面依次生成N十缓冲区、MOS结构。
·NPT-IGBT芯片的生产从基区(N-漂移区)开始,先在N型单 晶 硅的正面生成MOs结构,然后用研磨减薄工艺从背面减薄到 IGBT 电压规格需要  L的厚度,再从背面用离子注入工艺生成集电区。

上一篇:电流模式控制PWM原理和电路图
下一篇:逆阻型IGBT特性和工作原理


网站首页 | 库存中心 | 图片展示 | 品牌分类 | 文章资讯 | 在线订购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Copyright @ 1998 - 2019 Henlito. All Rights Reserve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78190号-2
页面执行时间:0.0160197 秒
在线客服系统

IGBT模块IGBT 三菱IGBT英飞凌IGBT模块Infineon英飞凌SEMIKRONSanRex西门康整流桥三社可控硅

富士IGB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