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 English
Tel:0755-83293082 Fax:0755-82958032 QQ:997033232 询价热线 QQ:1913901382 询价热线

  热门搜索:njm2626v 
首页 库存中心 图片展示 品牌分类 文章资讯 在线订购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
快速检索库存
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
产品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产品资讯

富士IPM在逆变器电路中应用实例


来源: | 时间:2015年10月26日

富士IPM在逆变器电路中应用实例

富士IPM模块有很多不同的系列,每一系列的主电源电压范围各有不同,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其应用的电压范围。600V系列主电源电压和制动动作电压都应该在400V以下,1200V系列则要在800V以下。开关时的最大浪涌电压为:600V系列应在500V以下,1200V系列应该在1000V以下,根据上述各值的范围,使用时应使浪涌电压限定在规定的值内,且应在最靠近P、N端子处安装缓冲器(如果一个整流电路上接有多个IGBT模块,还需要在P、N主端子间加浪涌吸收器)。虽然在模块内部已对外部的电压噪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,但是由于噪声的种类和强度不同,加之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误动作或损坏等情况,因此需要对交流进线加滤波器,并采用绝缘方式接地,同时应在每相的输入信号与地( GND)间并联l000pF的吸收电容。
1.光耦合器外围控制电路
      外围控制电路主要针对的是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弱电控制部分,由于IPM要直接和配电系统连接,因此,必须利用隔离器件将IPM和控制部分的弱电电路隔离开来,以保护单片机控制系统。同时,IPM的工作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、有效、及时的控制信号。所以,设计一个优良的光耦合器控制电路也是IPM 正常工作的关键之一。根据 IGBT的驱动以及逆变电路的要求,IPM内部的IGBT控制电源必须是上桥臂3组,下桥臂1组,总计4组独立的15V直流电源。
图1所示为几种典型光耦合器驱动电路,其中晶体管与光耦合器并联型电路对光耦合器特别有利。对控制输入的光耦合器规格要求是:  CMH= CML> 15kV/μs或l0kV/μs、TPHL=TPLH<0.8ms、CTR >15%。

  光耦驱动电路
图1  光耦驱动电路

       推荐使用的光耦合器有:HCPL - 4505、HCPL - 4506、TLP759( IGM),TLP755等,一般情况下,光耦合器要符合UL、UDE 等安全认证。同时最好使光耦合器和IGBT控制端子问的布线尽量短。由于光耦合器两端问常加有大的dv/dt。因此,光耦合器两端的布线不要太靠近以减小其间的耦合电容。在使用15V的直流电源组件时,电源输出侧的GND端子不要互联,并尽量减少各电源与地间的杂散电容,同时还应当确保足够大的绝缘距离(大于2mm)。光耦合器输入用的10μF及0.1μF滤波电容主要是保持控制 电压平稳和使线路阻抗稳定。控制信号输入端与VCC端应接20kΩ的上拉电阻,在不使用制动单元时,也应该在DB输入端与VCC端接20kΩ的上拉电阻,否则,dv/dt过大可能会引起误动作。
图2所示为1组上桥臂的控制信号的输入电路,其他3组上桥臂的控制信号输入电路与图2相同,但 3组15V直流电源应分别供电。而下桥臂的4组,则共用一个15V直流电源。

 控制信号出入电路 
图2 控制信号出入电路

2.缓冲电路
       缓冲电路(阻容吸收电路)主要用于抑制IPM内部的IGBT 单元的过电压和dv/dt或过电流和di/dt,同时减小IGBT的开关损耗。由于缓冲电路所需的电阻、电容的功率、体积都较大,所以在IPM内部并没有专门集成该部分电路,因此,在实际的系统中一定要设计缓冲电路,通过缓冲电路的电容可把过电压的电磁能量变成静电能量储存起来,缓冲电路的电阻可防止电容与电感产生谐振。如果没有缓冲电路,器件在开通时电流会迅速上升,di/dt也很大,关断时,dv/dt很大,并会出现很高的过电压,极易造成IPM内部IGBT 器件的损坏。图3给出了一个典型的缓冲电路,有关阻值与电容大小的设计可根据具体系统来设定不同的参数。

 图3 IGBT缓冲电路
图3 IGBT缓冲电路

上一篇:第5代IGBT芯片技术详解
下一篇:IGBT静态电气参数详解


网站首页 | 库存中心 | 图片展示 | 品牌分类 | 文章资讯 | 在线订购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Copyright @ 1998 - 2019 Henlito. All Rights Reserve 备案号:粤ICP备2024178190号-2
页面执行时间:0.031561 秒
在线客服系统

IGBT模块IGBT 三菱IGBT英飞凌IGBT模块Infineon英飞凌SEMIKRONSanRex西门康整流桥三社可控硅

富士IGBT